程知曰:太阳发黄,由寒郁湿,湿不得解;阳明发黄,由湿瘀热,热不得越,故宜分阳明病,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□者,身必发黄。汗出在阳经不可温,在少阴宜急温,论中又切示人以亡阳之故矣。
少阴阳邪,烦呕小便赤而渴者,以猪苓汤;少阴阴邪下利,小便白而渴者,以真武汤。咽中痛甚,其喉必闭而不通,以厥阴经循喉咙之后,上入颃颡故也。
咽中痛甚,其喉必闭而不通,以厥阴经循喉咙之后,上入颃颡故也。厥阴肝木虽为两阴交尽,而一阳之真气,实起其中,此之生气一虚,则三阴浊气直逼中上,不惟本经诸证悉具,将阳明之健运失职,以致少阴之真阳浮露,而吐利厥逆,烦躁欲死,食谷欲呕,种种丛生矣。
可见病在少阴,不可以难用温者汪琥曰:按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。彼热入血结寒热者,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;此虽热入血室,而不留结,不可与发汗药、犯其上焦也。
伤寒脉促,手足厥逆,可灸之。本太阳病不解,转入少阳者,□下□满,干呕不能食,往来寒热,尚未吐下,脉沉紧者,与小柴胡汤。
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湿气内流也。慎不可下,当刺期门,以直泻其肝可也方有执曰:并,犹合也。